上,美国方面总是表现得格外紧张,时常发出警报,令人感觉风声鹤唳。
在过去的一个月内,美国先后两次发出警示,声称大陆对台湾发动攻击的风险已经迫在眉睫。第一次出现在五月中旬,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夏威夷举行的一个聚集了二十多个“印太盟友”的会议上提到,大陆近年来在台海周边的行动,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演习,而更像是“为战争登场做的排练”。这种言论显得意味深长,引发外界极大关注。第二次警告则是美国防部长在最近一次安全会议上提出,他直言大陆攻击台湾的威胁“迫在眉睫”,并呼吁所有美国盟友加大国防预算,以形成合力威慑中方。
关于大陆可能采取行动的具体时间,美方内部看法并不统一。有人早在去年就曾预测有风险,但事实证明那时并无实际动作;另一部分观点则押宝2027年,认为那将是大陆采取军事行动的节点。除了猜测“什么时候”,long8唯一官方网站美方还对大陆会“怎么做”进行了各种推演和分析。
最近,一位曾在美国国防部负责供应链问题的专家学者格尔茨提出,外界过去多聚焦于大陆可能发动的两栖登陆作战,但实际上,大陆完全有可能采用“导弹封锁”这一替代策略。具体来说,就是通过导弹精准打击台湾的主要商港吊臂和码头设施,严重压制港口物流能力,从而在不直接动用海军舰队的情况下实现对台封锁。
格尔茨甚至亲自进行了模拟实验,试图验证这一策略的可行性。他和自己指导的博士生,利用蒙特卡罗随机编码方法,对大陆在未来100天内对台湾重要商业港口发动导弹攻击的效果进行了大量计算。结果显示,仅攻击吊臂设备就能将港口货物吞吐量压缩至正常水平的25%以下,但如果只攻击吊臂、不攻击船只,则需要发射400至800枚导弹。值得一提的是,格尔茨认为大陆完全可以利用库存中那些设计年代较早、精度一般的东风11短程弹道导弹,或者是新型的BRE8火箭炮实施打击,甚至不必动用最先进的主力战备导弹。
他认为,这种“导弹型封锁”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封锁方式,其核心目的并非摧毁一切,而是大幅压制港口运转效率,仅凭这一点,对台湾的经济和物流影响就已经足够致命。
格尔茨还为台湾当局提出了几条防范建议:第一,加强港口吊臂的维修和备件储备;第二,建立港口与军方的协同防御机制,在关键设施部署适度的反导弹系统;第三,在避免局势激化的前提下,做好充足的防御准备。
实际上,“导弹型封锁”这一战术对大陆而言已非空谈,而是成熟且实战化的选择。首先,大陆导弹技术已远超台湾现有的常规防御能力。以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为例,其具备“再入变轨”能力,能够缩短防御反应时间,射程覆盖全台岛关键目标。这类导弹专门针对高价值、加固目标设计,如港口吊臂、油库和雷达站等,而台湾现有防空系统几乎无力拦截。相比之下,美学者谈论的“导弹封锁”略显泛泛,而大陆已实现了精准“点穴式”摧毁的能力。
其次,的多层防空系统能够有效压制台湾军方的反击。台湾若试图用雄风导弹或战机反制,将面临由红旗-9B、S-400等组成的密集防空拦截网。大陆多次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系统,显示其具备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,long8唯一官方网站台湾有限的导弹库存在首轮冲突后极易枯竭。
此外,“非对称封锁”一直是大陆擅长的战略。长期以来,大陆采用“区域拒止”策略应对外部势力干涉,核心就是用导弹替代大型舰队。比如,用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威慑美军航母,而用东风17导弹打击台湾港口,其背后本质是同一战略逻辑:以最低成本掐断对方的命脉,让关键功能陷入瘫痪。
更关键的是,的海空封锁体系远非单靠导弹,在多次演习中已经展现高度实战化能力。在西太平洋方向,辽宁舰航母编队已远赴关岛附近,严密控制台湾岛东侧关键海域,切断美日可能的干预路径;在南海方向,山东舰战斗群配合075两栖攻击舰,在巴士海峡形成东西夹击态势,舰载机和陆基导弹联手封锁台湾周边的海空空间。
综上所述,美方学者设想的“导弹型封锁”仅是大陆完善作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已实现从导弹精准打击到多维度封控的无缝连接,且所有环节都经过实战检验。台湾当局若仍幻想美军救援或通过游击战坚持抵抗,只会加速其战略误判和失败的进程。
总而言之,中国问题的方针始终坚持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,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。的军事部署主要针对“”分裂势力及外部干涉,目的在于遏制战争,维护地区和平。任何有关“封锁”或“打击”的讨论,实质上都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涉。中国政府和军队在上拥有完全的战略自主权,绝不会按照外部势力的剧本行事。返回搜狐,long8唯一官方网站查看更多